Rotary Club of Taipei West

[例會演講]【土地的戀歌-向陽唸讀台語詩】~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林淇瀁 董事長主講

我出生於1950年代台灣的中部山村(南投縣鹿谷鄉),鄉民多務農,以作山、作林、作茶、作田為業,因為父母開設「凍頂茶行」,半爿賣茶、半爿賣書。從小學三年級後,得以大量閱讀店內販售的書籍,提早開啟了我閱讀與接觸文學的視窗。13歲時,因為店中販售書籍已無法滿足閱讀慾望,開始用郵政劃撥的方式向台北的書店郵購新書,因而奠定了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基礎,並且立志成為一位詩人。


大三時我開始正式發表詩作,用嚴肅的心情面對詩的書寫。出版於1977年的第一本詩集《銀杏的仰望》,就是我當時的創作成果和省思。其中兩輯作品鮮明地昭示我的「反動」:一是違逆當時現代主義反格律、反韻律主流的「十行詩」,另一則是違逆當時國語運動不准說、寫方言的「方言詩」(台語詩)書寫。「十行詩」來自少年時迷戀《離騷》的印記,是我從閱讀中國古典詩詞經驗中建立的素樸詩學。從1974年寫到1984年,前後十年,共得72首,最後統整為《十行集》,於1984年出版,標誌了我與同年代詩人不一樣的特色。此書於2010年出版增訂新版,迄今仍販售中。「方言詩」放到1970年代的台灣,則是更大膽的「反動」,當時的政治環境,台語受到禁錮,我的台語詩幾乎沒有發表的機會,但我堅信這個寫作路線,依然樂此不疲;雖然接獲政治警告,也依然無所畏懼。這一系列的台語詩,從1976年寫到1985年,合共36首,集為《土地的歌》出版,2002年改版為《向陽台語詩選》,列入「台語文學大系」重出。


對我來說,十行詩和台語詩是我在詩的路途上的第一階段探索,如鳥之雙翼,缺一而不可。
1985年我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「國際寫作計畫」(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)。我決定以「四季」為主題,以24節氣來寫詩,表現台灣獨特的風土色彩,以及1980年代台灣的多重形貌。1986年,以《四季》為名的詩集在台灣出版。這本詩集後來被翻譯成英文(陶忘機譯,全書)、日文(三木直大譯,部分)、瑞典文(馬悅然譯,單篇);2017年由有鹿文化公司重出新版,說明了結合我的詩與台灣風土的嘗試是可行的。


2005年我出版詩集《亂》,展開和台灣社會呼應的新的語言策略。我已不再執著於「純」中文、「純」台文的書寫,從生活中,也從日常的話語中,我嘗試以更符合台灣後殖民語境的「混語」(Creole) 書寫來呈現解嚴後台灣的社會真實。我的詩是我和變動的台灣社會亂象的對話,是我以詩映現我所處的時間、空間與人間的聲軌。詩集於2007年獲得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。


我最新的詩集是《行旅》和《向陽‧新世紀詩選》,它們是我環繞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思維,出之以詩,對時間、空間與人間的真實映照。我的詩,多半流動著語言的韻律,為不同的作曲家青睞,即使是敘事性甚強而又出以台語的《土地的歌》,已有簡上仁〈阿爸的飯包〉、蕭泰然〈阿母的頭鬘〉譜曲傳唱,另有十首左右由作曲家石青如譜曲,由福爾摩沙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唱;台語詩〈世界恬靜落來的時〉,發表至今已有十位作曲家作曲詮釋;〈秋風讀未出阮的相思〉、〈阿爹的飯包〉先後獲得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獎。從13歲背誦《離騷》,立志成為詩人迄今,我的書寫歲月悠悠56年過去。我用台語寫台灣的詩,從無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