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主題是「說話與唱歌,怎麼做才會更專業、更好聽」。這是一個大家平常一定會遇到,但卻很少有系統整理的主題,我希望今天能用最實用的方式,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聲音,也學到幾個簡單但關鍵的技巧。
首先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,也是今天整場分享的起點——「你的人聲,決定你的人生」。
這句話的意思是,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說話時使用的聲音,就是別人對我們產生第一印象的關鍵。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,聲音不只是表達工具,更是一種溝通形象。如果你的聲音聽起來虛弱、猶豫、不確定,那麼無論你說的是什麼,別人可能潛意識就會覺得你不夠可信或專業。
但相反地,如果你的聲音清晰、響亮、帶有自信,那麼即使講的內容很簡單,別人也會更容易相信你、願意聆聽你。
講話或唱歌時,最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?
在聲音教學的過程中,最常聽到的幾個反應包括:
氣不足、聲音虛弱、講話沒穿透力、音量太小、聲音沙啞、高音唱不上去、低音唱不下來、音色扁扁的、沒有情感,或者唱歌太短,感覺撐不住一整首歌。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問題,所有的問題也都有解,也代表其實大部分人的聲音,是還有很多潛力可以開發的。
為了讓學習更有系統,我們在「仁聲學苑」整理出歌唱表現的三大核心能力,分別是:
1. 情感詮釋 2. 音樂能力 3. 聲音控制
一、情感詮釋
一首歌要動人,最重要的是有情感。而要有情感,第一步就是要理解歌詞。你要知道自己在唱什麼、在講什麼,才有可能真的產生共鳴。這不是技巧問題,而是認知與感受力的結合。很多人唱歌無感,是因為根本沒進入情境,當你能理解歌詞背後的情緒,你的演唱自然就會生動、有層次。
二、音樂能力
第二個核心是音樂能力,最基本的也就是「音準」跟「節奏感」。這其實是可以被訓練的技能。好消息是,我們使用的語言——中文、台語,本身就是有音高的語言。也就是說,會講國語或台語的人,本質上就具備控制音高的能力,只是沒有被訓練去精準控制到特定的音準而已。換句話說,只要經過一些音準與節奏的基礎訓練,你就可以大大改善你唱歌時的穩定性與準確性。
三、聲音控制(今天主題重點)
今天的主題會聚焦在第三項:「聲音控制」。
這部分我會分成四個關鍵要素來談:
1. 聲帶的閉合 2. 聲門的位置
3. 咬字的控制 4. 聲區的轉換
今天我們重點分享前兩個,也是影響最大的。
聲帶的閉合
當你的聲帶能夠良好閉合時,你的聲音會變得更集中、更響亮,甚至連講話的氣勢和清晰度都會提升。如果聲帶沒閉好,會產生很多氣音,聽起來會虛虛的,講話容易被忽略或覺得沒自信。透過聲帶閉合的練習,可以改善,這是聲音變得專業的第一步。
聲門的位置(喉結高低)
聲門位置的控制,會直接影響你聲音的厚度與溫暖度。
• 喉結高 → 聲音扁、薄、緊張
• 喉結低 → 聲音厚、穩、自然
當我們說「把聲音講厚一點」、「讓聲音更有磁性」,其實就是希望聲門位置低一點。你可以試著練習:「大家好~」,然後讓這三個字越講越厚、越講越低沉,感覺那個聲音是從胸腔出來的。這樣的聲音會讓聽眾感覺更安心、也更容易聚焦在你身上。
說話的音高控制技巧
最後,我想分享一個跟演講或日常說話相關的重點技巧:音高變化。
很多人一站上台,聲音就會變得非常平,音高沒什麼變化,要嘛就是太高、要嘛就是太低。這不但容易讓觀眾分心,自己講久了也容易累。
最佳的講話音高,應該落在你自然音域的中段,不偏高也不偏低。如果你需要講比較長的演講,記得讓音高有點彈性、有點變化,這樣不僅比較不累,觀眾也更容易專注。
結語:掌握聲音,你就掌握影響力
聲音是一種看不見但極有力量的存在,它影響著我們的形象、情感連結、專業感受。學會控制聲帶閉合與聲門位置,你的聲音就會又亮又穩。搭配音高變化與情感詮釋,你不只是會唱歌,也會「用好的聲音說話」。
謝謝大家今天的聆聽,希望你們對自己的聲音
更有自信,也願意開始認真對待、練習這份天
生的禮物——「人聲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