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重生的開始
2002年,我35歲,正值事業巔峰。卻突然被診斷出腦瘤,醫生判定我大概只剩半年生命。那一刻,所有的榮耀和計畫都失去了意義。後來,在星雲大師的引薦下,我接受了一場大手術。雖然撿回了生命,但從此留下左耳失聰、弱視、顏面神經受損的後遺症。後腦那條20多公分的疤痕,提醒我:這是「第二條生命」。大師勉勵我要「與病為友」,於是我開始學會感恩,並決定把痛苦轉化成創作的力量。
二、3D 影像的奇蹟
我本來就熱愛影像,重生之後,更全心投入3D攝影的研發。一路上跌跌撞撞,但在侯孝賢導演的鼓勵下,我堅持下去。最後,我們研發出屬於台灣的3D拍攝技術,被譽為「台灣新奇蹟」。我曾執導亞洲首部3D演唱會電影《五月天3DNA》,也和徐克導演交流3D技術。後來獲得世界3D大獎、金鐘獎,還多次在國際影展奪獎,與李安導演同台領獎。這些榮耀讓我走到世界舞台,但我知道,生命的意義不只是拿獎。
三、放下榮耀,走進偏鄉
2013年,我做了一個看似「傻瓜」的決定-賣掉房子,打造全亞洲第一部3D行動電影院「美力台灣」。
從2009年第一場巡演開始,到現在已經跑了31萬公里,啟發超過34萬名孩子。我常說:「夢想如果只掛在嘴邊,就永遠只是夢想。」我要帶著夢想去行動,讓偏鄉的孩子看見世界的美。很多聽過我演講的人說,他們笑中帶淚,因為我的故事讓他們學會「勇敢、面對、不放棄」。這些回饋,是我最珍惜的獎盃。
四、美力台灣的教育力量
「美力台灣」不只是電影院,它是一場教育與文化的運動。透過3D影像,孩子們看見環境、生態與人文之美,開啟觀察力與想像力。我記得有位學生,五年前聽了我的演講後,決定投入服務與跨文化媒體,後來還到加拿大進修。他的改變,就是「善的種子」發芽的證明。教育部也將《台灣超人》系列納入全國生命教育教材,讓更多孩子因為影像而得到啟發。
五、《台灣超人》的感動
2024年底,我的紀錄片《台灣超人》上映。短短兩個月,就打破票房紀錄,成為台灣紀錄片影史第六名。這部電影不是娛樂,而是希望。它用真實的生命故事,告訴孩子和大人:在人生的低谷,也能找到勇氣。
六、傻瓜精神
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要叫自己「傻瓜導演」?因為我不去算利益,不去算回報,而是單純跟隨內心去做。我相信,「傻瓜」是一種力量。正因為「傻」,才有勇氣去行動。這些年,我也寫了《這世界需要傻瓜》、《傻瓜一直在路上》、《傻瓜與超人》,希望把這份感動化為文字,傳遞給更多人。
七、總結
我的一生,其實就是「第二條生命」的旅程。從瀕死邊緣到重新出發,從國際舞台回到台灣土地,我用影像影響生命,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。
今天我站在各位面前,不是要分享成功,而是要告訴大家:
當生命考驗我們時,轉念就是力量;
當世界讓我們迷惘時,勇氣就是答案;
當我們願意做「傻瓜」,我們就能照亮別人的人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