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tary Club of Taipei West

台灣文化獎得主

黃明川

介紹

電影類得獎人:黃明川

電影是一項人人都臺歡接近的藝術,只要電影中的某一樣事務與我們的經驗相關,都會讓我們投射我們的經驗,來與它呼應。因為電影太接近人生了。大部分人甚至在看電影時,會一時忘記,到底他們是在欣賞一件由光影組成的幻象故事,還是面對真真實實的人生。

電影有比其他藝術更普遍、更世界性的特徵,然而,電影有一樣屬性是非常本土而深具地方導向的。這個屬性不會因為你努力要抄襲歐美國家的經典作品,而有辦法逃避的,那就是内在文化性格的支配。

無論你如何地施展最現代的國際影像語彙,怎樣去模仿流行的外國電影,只要是台灣人寫台灣的故事,台灣人捕捉出來的影像,我們永遠有辦法偵測它「台灣感」的存在。

因為潛在在我們内心的文化性格,自然地驅使我們以一種特定的方式,去構思劇情合執行拍攝,這是我們永遠無法逃避的,也是影像文化俱有區域性格的本質所在。我們是不知不覺地在電影、電視節目、記錄片,甚至家庭錄影帶,下意識地流露了當下文化的原始面貌。

二十年前,電影的時候,我即刻有種深刻的感慨。感慨他們都有自己的攝影史與電影史,而台灣在當時(美麗島事件前後),這些影象探討的領域均付之厥如。

所以,為了讓自己了解台灣攝影先輩的傳統,我自己費了五年的時間,寫出「台灣攝影史簡論」這篇文章,探討清、日兩代攝影歷史的發展,為的就是要告訴自己:在我之前,台灣的攝影是怎麼來的?台灣攝影有那些特質?而我身上到底有什麼影像傳統?那時候這樣一個單純的動機,事後發現竟成有始以來有關台灣攝影史的第一篇文章,而變成了以後許多研究台灣影像論文的弔據來源,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。以後我在台灣陸續拍了三部電影劇情長片,也被認定是電影界裡開創電影獨立製片的第一人;而拍攝「台灣作家紀事」記錄片系列影集,首次作家傳記影像化,亦獲得不少的支持。其實一路下來,我只是不斷地希望,能多了解自己的所處的世界以及前輩所留下來的傳統,如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