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花蓮縣玉里鎮,曾經代表台灣出征國際木工家具競賽,獲得多項金牌大獎的王嘉納,並未如大多同儕一樣投入創作或於大學擔任教職,而是轉身回到故鄉玉里。從創立玉東國中木工班,陪伴一屆屆學生,到如今成立臺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,要打造手工家具產業,改變孩子們的未來,這個夢想還在不斷前進。
從小就對木工有興趣的王嘉納,常從工地撿拾破碎的板模、棧板和堪用的鐵釘,自己敲敲打打做出一個作品。王嘉納認為自己是幸運的,成長的過程能遇到良師和機緣,帶領及支持他實踐自身的目標。
王嘉納坦言說,原先的他從沒想過要當老師,但因為就讀師大實習的那年回到玉里,看著曾經和他有相同背景的孩子,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。玉東國中不到百位學生,其中八成來自失親家庭,對他們而言,連下一頓飽飯都不確定,什麼成績、升學、未來、夢想,對他們來說都太遠了。因為放不下孩子們,他開始用自己的專長,帶學生學習木工。
木工班初期,就算貼上自己的積蓄依然左支右絀,撿木頭、撿空罐都是為了不辜負學生的期待。在材料幾乎斷絕被迫要放棄時,接到華航空姐的一通電話,說願意向孩子們伸出援手。掛掉電話後王嘉納眼淚止不住地哭了一整節課,木工班也才得以延續下去。
每年寫計畫、找經費,花了12年準備,王嘉納終於有足夠資源,開始帶著孩子們外出展覽。為了準備展覽作品,有幾個小女生不斷地雕刻,磨到手掌破皮起水泡也不放棄,貼了透氣膠布再繼續。王嘉納說「雖然這些孩子放棄了學業,但他們從沒有要放棄自己的人生,他們還是想要努力,想要被肯定的。」
再一個12年,一屆屆的木工班,一次次的展覽,被更多的人認識,展覽也辦得越來越好,「但孩子們的未來並沒有變更好。」王嘉納說,陪伴他們走過三年國中生活,他們成長後依然要到台北、或離開到其他城市,做最辛苦的工作,領最低的薪酬。
2019年,讓王嘉納決定離開學校。
兩位對他而言相當重要的夥伴,一位是春日國小謝明賢老師,一位是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,先後因病驟逝。「原本都說要一起加油」王嘉納忍不住哽咽,無法繼續,暫停一下後繼續說道「所以我後來都跟人別人說,別和我說要一起加油,我加油就好,不然我會害怕」他很快地平復情緒幽默帶過,就像過去面對各種挫折再次振作一樣。
「我不會有下一個二十五年」,他毅然提前退休,向公部門承租在玉東國中附近的舊菸草倉庫,和過去木工班的青年們自己動手整理,建立起現在木想傢的工廠。自此他從陪伴孩子的老師,成為要把青年留在家鄉的求道者。
「現在培育一個孩子,就是培育未來的一個家長,我想讓未來有更多的孩子有爸爸媽媽去陪伴。」
木想傢成立兩年至今,找回四個過去木工班的學生擔任正職,也提供許多孩子暑假打工機會,讓他們能夠過得更好。以玉里為基地,木想傢辦理給社區民眾、周邊校園學子的社區工作坊;協助公東高工和花蓮高農培育木工競賽選手,讓手工木作家具產業真正在縱谷間生根茁壯。
今年10/28到11/5,王嘉納也將帶著木想傢的青年和他們的作品,來到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年度展覽。
當有人問起創立木想傢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?王嘉納說:「讓未來玉里的孩子,半夜睡醒時,會有爸爸媽媽在身邊。」
文:台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